作為人工智能化體系的分支,智能計算最近發(fā)展得如火如荼,就在10月華為發(fā)布了基于華為Ascend(昇騰)系列芯片和業(yè)界主流異構計算部件的Atlas智能計算平臺,其通過模塊、板卡、小站、一體機等豐富的產品形態(tài),打造面向端、邊、云的全場景AI基礎設施方案。讓客戶在智能時代靈活應對業(yè)務變化,并創(chuàng)造商業(yè)價值?!?/span>Atlas智能計算平臺以強大算力助力客戶開啟AI未來并加速企業(yè)智能化進程。
其實人工智能并不是這幾年崛起的,在1956年人工智能就已經被提出,由于數據少、經驗短缺、知識薄弱等原因人工智能一直發(fā)展停滯,近些年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夠再次爆發(fā),一方面是互聯(lián)網、信息化、數字化帶來了大數據,據統(tǒng)計,整個人類文明所獲得的全部數據中,有90%是過去兩年內產生的,到2020年,全世界所產生的數據規(guī)模將達到今天的44倍。
這么多的數據是如何產生、存儲、互聯(lián)、處理的?背后依靠的都是計算。上世紀80年代,人們用到的計算機,每秒鐘能夠執(zhí)行200萬到300萬指令,如今每秒鐘就可以有1000億到2000億次指令運算。
從某個角度來說,是計算點亮了人工智能,計算讓今天的人工智能無處不在。
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fā)展,計算能力也將面臨更多的挑戰(zhàn)和困難,比如:可用的數據量有限、計算能力有限、與發(fā)達國家有明顯的差距等。為了逐步解決這些困難,西安石油大學攜手AEIC學術交流資訊中心共同舉辦第四屆智能計算與信息處理國際學術會議,會議將于2019年3月29日—31日在古城西安隆重舉行。
會議除了對智能計算和信號處理主題進行探討外,還有計算機網絡、數字系統(tǒng)與邏輯設計、圖像處理、多媒體應用、機器人與自動化、數據庫系統(tǒng)、生物信息學等主題。本次大會將繼承往屆會議“專業(yè)、專心、專注”的原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進行專題演講。旨在為智能計算與信號處理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技術研發(fā)人員提供一個共享科研成果和前沿技術,了解學術發(fā)展趨勢,拓寬研究思路,加強學術研究和探討,促進學術成果產業(yè)化合作的平臺。
本次大會的主辦方——西安石油大學,是中國西北地區(qū)唯一一所以石油石化為特色的多科性普通高等學校,陜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國家三大石油公司共建院校。
該校的計算機學院已成立30多年的歷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yè)被授予“陜西省名牌專業(yè)”,2008年該專業(yè)被授予省級和國家級特色專業(yè)。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科建設發(fā)展的需要,學院先后增設了通信工程、教育技術學、軟件工程、網絡工程和數字媒體技術等5個本科專業(yè),2個碩士點,1個工程碩士領域。
計算機學院現有計算機工程、網絡與接口、通信工程、數字媒體技術和計算中心5實驗室,2個校級重點實驗室(即油氣信息系統(tǒng)工程研究中心和 油氣信息智能處理與可視化重點實驗室)。計算機學院在管理信息系統(tǒng)與計算機網絡、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人工智能與專家系統(tǒng)、嵌入式系統(tǒng)等學科方向上已經形成較為明確的研究方向和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本次會議成功邀請了西安石油大學校長李天太作為大會主席,李天太校長是工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黨委副書記。他主要從事石油工程信息應用理論與技術領域的研究。先后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陜西省重大專項等省部級以上縱向課題10余項,企業(yè)合作項目30余項;發(fā)表論文110余篇,其中SCI、EI收錄30余篇,出版著作3部;獲國家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陜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廳局級科技進步獎16項。
除此之外,本次大會也成功邀請了海內外知名專家組成大會組委會,集思廣益,共襄盛會。同時,歡迎大家蒞臨第四屆智能計算與信息處理國際學術會議。通過這個平臺,聆聽更多專家的精彩演講,交流智能計算與信號處理相關領域研究的最新進展和成果,探討領域熱點和難點問題,共同促進智能計算與信號處理相關領域發(fā)展。
會議官網:ICSP 2019